菜单 logo
课程与服务 文章 测评 活动
首页 / 最新文章 / 一个模型教你打造自己的人脉圈

一个模型教你打造自己的人脉圈

廖舒祺
廖舒祺 / 新精英生涯规划师   2015/06/16
阅读26393

在“职业规划网课”的课堂上,很多话题被学员反复提起,比如人脉

例如没毕业的学生看多了“人脉使人成功”的鸡血文后会问:“你说到底学习重要,还是人脉重要?”貌似这是一个“两选一“的问题。

毕业1-3年的同学会问得高明些:“你觉得我应该认识什么样的人脉才能缩短我的生存期,迅速进入到发展期或者事业期?”内心还是认为发展只能依靠他人的力量。

人脉的本质说到底其实是一个资源交换的问题。所以有效的人脉不是你在高大上的场合拿到几个牛人的电话,拍照时搂着几个名人肩膀称兄道弟。而是你自身的实力能否产生让牛人愿意和你交换的资源。那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在人脉这个话题上本末倒置、舍本逐末(急于构建人脉而完全不顾自己的情况)呢?今天我们换个角度来说说这个话题。

先来看看这样一张图:


作者Harold Jarche用“分享”和“意义制造”这两个维度把一个人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分成了四种角色。高分享、低分享容易理解,“意义制造”可以用几个更接地气的词来理解,比如“干货、专业、精深“,指那些实实在在的、有价值的观点、证据或是理论。它不一定代表真理,但绝对是最核心和本质的东西。

1、消费者

知识的“消费者”是一群在分享和意义构建上都很被动的人。如今各式各样的搜索引擎、社交媒体、社交问答、线下空间让信息的获取变得唾手可得,让知识的分享变得几乎没有门槛,我们只需开个公众号任何人立马变成一个自媒体。然而“输入”和“输出”的端口齐备并不意味着“价值转换”的过程也可以轻而易举。我们会发现要把信息(外界的、能搜索到的)转化成知识(内化了、能应用的)还是一件“知易行难”的事情。我们大多数人包括我自己很多时候其实并不懂得如何很好地分享(朋友圈的闲散转发不算),不知道如何在面对过载信息时进行分类、分析、赋予意义,而仅仅扮演着一个纯粹的“知识消费者”。

2、连接者

连接者比消费者进了一步,他们是网络上最善于利用和经营资源的人。稍微留心一点你就会发现我们身边总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可能并不是知识掌握最多的人,但他们会经常发布(转发)一些同领域的好文章、新观点;他们活跃在不同的社群和组织,甚至自己本身就是连接活动的组织者。这类朋友我把他们叫做“资源型朋友”。每当我需要专业问题求助(比如研究一个新行业,文章、书推荐等),除了求助度娘、谷歌,我会找到他们直接求助或是连接到该领域关注度更高的人去做访谈、请教。一圈下来,效率和效果远比度娘什么的更高。一个简单快速找到连接者的小技巧:去微博或twitter里找那些关注他的人数和他关注别人的比例高的人,比例越高,说明别人对他发布的东西感兴趣,很可能是一个好的连接者。

3、专家

提到专家让你想到什么?权威?教授?专写SCI?互联网时代,传统的所谓专家的权威意见和形象都在被不断挑战。举个简单例子,医生们每天都会面对那些对一种疾病进行大量研究的病人,他们有着可靠的信息来源,甚至有比医生有更多的时间从更深层去进行研究的动力。病人正在成为他们自己身体健康的共同经理人。人气极高的博客主甚至可以获取比专家记者更独家的新闻。对于任何人来说,想要在短期内在某一狭小领域成为专家似乎越来越困难了。独自一人工作的“专家”也正在被懂的利用网络社群力量的“协作式专家”取代。记得有一次听郎咸平的访谈,他说我的背后有100个“专家”在为我“工作”,所以我们才能在第一时间收集到最前沿的资讯、有用的信息并用最快的速度做出反应。如此来看,那些还活在自己构建的复杂模型和难懂的术语世界的专家要顺应时代去迎接挑战,已经不仅仅是在利用网络平台技巧层面上的改变,更重要的是在态度和视角上进行颠覆式的自我革命。

4、促进者

作者在这里用的词是catalyst, 有催化、刺激的意思,姑且译成“促进者”。促进者是我认为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所有个体自由成长的最终目标。他们既有自己在特定领域的专业性,是更高意义的制造者,同时又懂得经营网络和人脉,在合适的时候找到对的平台把自己的价值兑换出来。学习、职业、创造、奉献,正向循环,就可以实现个人潜能的最大化。我能想到的现实中最直接的例子就是TED的讲者,每一个被选上TED的讲者都有自己的故事,这些故事本身就是他们经历、研究和学术的积累和总结,同时又通过这种让人理解的方式传递自己的价值,影响更多的人。

问题来了:这个模型对我有什么用?

1、看看自己的身边都有哪些人?

这个其实很关键,知识网络中,每个人的知识和才能不仅仅取决于自己所拥有的知识和才能,更取决于我们构建的知识网络和人际网络。我们即使拼不了爹,也得学会拼能靠自己努力、从零开始构建的人际网络,因为关键时刻他决定了你的成长速度和发展空间。具体的说就是你要清晰的识别谁会给你带来更多选择(连接者);谁是你希望探索的领域中那些愿意对新思想开放,能快速更新自己知识网络和人际网络的人(促进者)。

2、你可以清晰知道自己目前在哪以及想去到哪?

你是否只是一个知识的消费者?别以为四处上课、培训、一个月读100本书就能成为专家甚至促进者。在这我们做的顶多是搜集信息的事,真正的意义构建始于实践和分享。如果你的目标是在未来3、5年内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那你的当务之急是找到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专业,同时寻找这个领域你一直在追随的人,最好能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学习,深度思考。这是最好也是最快的成长方式。如果你现在已经是一个连接者,具备了一定的甄选、策划的能力,那么就可以尝试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分享的价值,并且学会如何在恰当的时间分享给对的人群。例如罗辑思维,开始的罗胖子只是自己读书积累,在自媒体爆棚的时候通过社群的方式把这种价值传递给和他拥有同样价值追求的会员。

3、我只是一个菜鸟,如何增加自己的影响力呢?

如果你觉得以上内容看着很爽,但还想拿走几条立马能用的“干货“,下面就是为你而写:

不断的学习——这不是废话也不是鸡血。我最近在死磕互联网思维与个人发展的话题,拜了一个行业大牛做“馒头“(mentor-导师)。有天给他抛了一个问题,他在半夜两点扔了一堆回复和资料给我。不用再说什么了吧,虽说互联网给屌丝到精英创造了条件,但要飞起来,你还是要成为那只有翅膀的猪。

认真做好每一件事——这是一个建立信任的话题,简单些说,你想影响别人,先得让人觉得你靠谱。别一上来就想着我如何变成微博大号,行业专家。从听好一节课,认真完成课后实践,反思,一步步往对的方向前进,你的影响力只是时间的问题。

学会帮助他人——在助人的话题我自己载过跟头。我一直认为帮人是牛人的专属,我自己都不够好有什么资格去助人?但其实你做了就会发现,什么叫“给的越多,得到越多“。不信下次可以尝试在新精英网课里做一个TA(助教),我等着你的分享。

试着尝试一些有挑战性的事——如果你连自己的舒适区都不愿突破就不要谈什么影响力了。不需要很大的挑战,哪怕是一件你从来没有想过去做的事情,可以小到把你今天学到的新知识尝试讲给几个人听,让他们接受你的观点,这都可以扩大你的影响力,够好做到吧?

怎么样?你对“人脉”这个话题有没有了些新的感觉?这个模型叫做“如何找到正确的人”,但其实找到正确的人的前提是我们自己首先成为一个正确的人。成为一个做事情有激情、有信念、有格局的人。等到有一天,当你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甚至促进者时,你会惊喜于真正意义上、你苦苦追求的有价值的人脉会水到渠成、破门而入。

相关文章

职业生涯规划
猎头如何在生涯规划赛道开启副业?王任映:5年前初登生涯讲台,我也为“职业履历”犯过愁摆脱“频繁换工作”的死循环,我用了10年48岁,我卖掉经营17年的公司,14个月完成职业转型不要只以结婚为目的谈恋爱在职场中,榜样的力量远超你的想象!
个人发展
古典:人生下半场,应对职场危机的 6 个策略亲爱的纠结癌病友,你人生遇到的纠结事,这4个方法都有解你的成长,注定与痛苦为伴带着美好世界的心去面对客观的职场,你准备好了吗?你之所以羡慕身边的人,是因为你不知道这些大学生如何做职业选择和职业规划?

在线咨询

微信咨询

拨打电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