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logo
课程与服务 文章 测评 活动
首页 / 最新文章 / 如何让职业更有趣,而非更有用

如何让职业更有趣,而非更有用

马华兴
马华兴 / 新精英资深咨询师  2013/06/09
阅读14872

马华兴 新精英职业规划

这不是科幻小说,我也不是阿西莫夫(注1)。尽管,所谓让机器人取代生产线人工的说法短期内还不具备条件。

但是,富士康的郭台铭老板提了:“百万机器人取代生产线人工。”就给了我们对机器人的想象空间:如果“富士康”们全部用了机器人,我们的职业会是什么模样?

2008年,“物联网”只是一个新概念,那一年我曾经作为这个概念的“专家”跟一堆专业大咖在争辩到底有什么应用能用上物联网。到了2013年,你的手机就已经可以感知你的位置、步伐、心跳、血压……,流行的体感游戏甚至能觉察每一根手指的变化。物联网如同一个鬼影,偷偷摸摸的渗透进了我们的生活。随着传感器、人工识别、虚拟现实、大数据、分布计算等技术逐渐成熟和低廉,机器走入工作岗位将仅仅是时间问题。

这也会带来我们新的工作恐慌,相当多的工作将由自动机器完成:首先就是“富士康”们旗下的流水线工种;然后会波及到仓储,机器人可以做叉车工、搬运工、安装工;再然后会蔓延到物流,谷歌的自动驾驶技术八字已经有一撇了;再然后会侵袭到所有技术工种,办公室的打扫、门卫,田地里的机器自动播种和采摘,……你家装修时谁刷的墙?两个油工?不会了,一个自动化机器会刷的更平更光滑。

坐办公室喝咖啡的小白领们也别太庆幸。那个叫“深蓝”的家伙下国际象棋干掉卡斯帕罗夫是1997年的事了,现在随便一台计算机就可以拿下世界冠军。更恐怖的是,美国已经有计算机可以完成体育赛事新闻报道和基本文书工作,公务员写的通知、签报等官样文章很容易被机器学去;相信很快,机器人写的代码会比一个人肉程序员更加系统、清晰、整齐;……到这里为止,你还以为我这篇文章是我写的吗??

机器的革命已经吹响了号角。

作为由蛋白质组成的人,当我们的饭碗在不远的将来被机器抢走时,我们的职业该如何规划?

回顾历史,就会看到很多“未来”。

在19世纪初的200年前,人们就面临着一轮饭碗被剥夺的时代。彼时,当70%的人力还在农田里劳作时,机器就取代了人工以及牛、马等大牲口,他们被赶到了工厂。1811年,诺丁汉郡的织袜工人开始有组织地捣毁新式的织袜机,他们认为就是这些“机器”导致了他们的贫困和下岗。这种“捣毁”机器的行为被称为“卢德运动”,在那个年代此起彼伏。以至于管理学泰斗泰勒提到:“我只需要一双手,而你却给了我一个人。”

但这类“下岗”却并未持续,新的岗位又蓬勃诞生了。

当织布机取代了大量织布工之后,服装设计行业才有可能兴起,才会有人想到我为何不做个设计师,才会有那些身材像妖精的女人想到去T台上走一圈,然后是专卖店以及大卖场的兴起,这会带动服装零售行业,当然现在又把互联网、电子商务结合了进去。

借着历史,我们可以构建出一个人跟机器的“职业规划”模型。

——本图部分选自wired.com,Kevin Kelly,译言网SCWalter译

HN(Human Now):此类工作已经有相当一部分被机器取代,正如生产线上的机器人和物流、装修、建筑等多个行业的工种。它们被机器取代是早一天晚一天的事情。但是还会有一部分职业会很长时间无法被机器取代,这类工作的特点是更加富有个性、体现个人价值、以个人经验为主,也许公文写作会成为机器的专长,但是小说、散文以及杂文等体现独特个性的文章还会是人类独有,机器在短时间之内难以取代莫言领取诺贝尔奖。而如心理咨询师、占星师、个体形象设计、品酒师等更多依靠感性和个人经验为核心的职业会依旧存在,甚至会出现小爆发。情绪、意志、性格及爱依然是人类的专利。

MN(Machine Now):早就有大量的工作在这个区域。人类永远无法拿锤子和刻刀雕刻出一枚计算机芯片,也不可能用检索上万个文件柜的方法把搜索词相关的文档全部列在计算机上。这些必须靠机器完成。面对这类工作,人类扮演的角色是管理角色。我们把干不了的活交给了机器,然后我们管理机器的开启和关闭,由此让机器更有效为我们服务。所以说,只有自己没能力的人才能做管理者,唐僧从未打过妖精,他是个好管理者。

MF(Machine Future):我们也许能让机器帮我们干更多的事情。未来的机器也许能深入更深的地底找到更多资源,去金星赛车,或者把真实的戒指远隔千里“传真”过来,还能变成纳米级机器人进入身体干掉癌细胞,……正如大清朝的人想不到现在每个人的工作会对着一个屏幕,想不到你会像老佛爷一样坐在一个能自动高速运动的“轿子”(汽车)里听收音机,想不到你所有的食品会放到一个大冰盒子里保证两个星期的新鲜,大清朝里谁也想不到今天机器所干的这些工作;我在这里的想象力同样十分枯竭,永远想不出哪怕20年后机器还能为我们做点什么。两千年前荀子高瞻远瞩:“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此话犹言在耳。

HF(Human Future):人类的未来会做什么工作?凯恩斯在《国富论》曾提到,在21世纪,人类每天的工作时间是4小时,剩余时间,人类会更多做自己想做的。尽管凯恩斯的预言在21世纪并未实现。但是上一次机器革命所创造的新工作却都是为满足人类自己的需求:电影演员、运动员、播音员、电视剧导演、棋手、健身教练、心理咨询师、服装设计师、交互设计师、产品经理……也许,机器同样会把这些职位逐渐取代,但同时,人类又会创造出更多新的职业:私人消费顾问、纳米医生、交通线路优化师、机器人协调经理、人与机器人咨询师、味觉设计师……。因为,HF区域的职业关乎人类的终极命题:

人活着为什么?为了有用还是为了有趣?

人类会让职业更加有趣,而非更加有用;我们会让职业更加人本,而非物化。

今后的职场,我们不但要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会更多处理人与机器人之间的关系。如同对待他人一样,个人会把自己的种种情绪投射到机器人身上:你会喜欢上机器人,你也会厌恶上机器人,你会羡慕嫉妒恨机器人,你也会感激机器人。机器人是你的地狱,机器人也是你的天堂(注2)。

我们期待的,是如何能让机器人做他们擅长的事情,让他们帮助我们有精力把自己培养成一个自己理想的人。

注1:阿西莫夫,全名:艾萨克·阿西莫夫,美国著名科幻小说家,提出“机器人三大定律”,是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学科的安全法则之源。

注2:  本句改自“他人是地狱”,为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的经典名言

马华兴

相关文章

职业咨询
摆脱“频繁换工作”的死循环,我用了10年你的职业规划公司可能并不感兴趣?听听资深HR怎么说员工培训有门道,听培训经理怎么说!面对“专业不对口”的求职者,HR原来是这样筛选的大公司是如何做人才选择的?互联网时代,我们应该以何姿态面对职业?

在线咨询

微信咨询

拨打电话

返回顶部